法律上的近亲属指哪些人?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涉及到近亲属的界定。比如在继承财产、办理某些手续的时候,都需要明确近亲属的范围。但我不太清 楚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近亲属的,想知道具体包括哪些人。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同的法律对于近亲属的范围有着不同的规定。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的规定,在婚姻家庭编里,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里的配偶就是指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双方;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涵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兄弟姐妹包含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这一规定在处理婚姻家庭相关事务,像遗产继承、监护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六)项的规定,刑事诉讼里的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这里更强调的是基于血缘和婚姻的直接关系,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近亲属享有一定的权利,比如申请回避、委托辩护人等。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这一范围相对较广,将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也纳入其中,在行政诉讼中,近亲属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等。
所以,在不同的法律场景下,近亲属的范围有所不同,要根据 具体的法律事务来准确判断近亲属的范围。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