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拆迁有哪些程序规定?


合法拆迁的程序规定是保障拆迁行为合法性和被拆迁人权益的重要依据。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合法拆迁的一般程序规定: 首先是规划与计划阶段。政府部门会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制定拆迁规划和年度拆迁计划。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确定拆迁的范围和总体安排。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接着是征收决定阶段。房屋征收部门会对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并将调查结果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房屋征收决定涉及被征收人数量较多的,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然后是补偿协商阶段。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若双方在规定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最后是搬迁阶段。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综上所述,合法拆迁的程序是一个严谨且环环相扣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要求,旨在保障拆迁工作的合法、公正、透明,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