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父母包括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涉及到法律上父母的界定。比如在继承、赡养等事情中,不太清楚到底哪些人算法律意义上的父母,想知道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具体包含哪些类型的父母。
展开


在法律层面,“父母”这一概念具有明确的界定,不同情形下所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 从婚姻法角度来看,法律上的父母首先包括生父母。生父母就是给予子女生命的亲生父亲和亲生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这意味着,无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他们与自己的生父母之间都存在着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生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生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其次是养父母。养父母是通过合法的收养程序,与养子女建立起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收养相关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也就是说,收养关系一旦合法成立,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就和亲生父母子女关系是一样的。养子女要对养父母履行赡养义务,同时也享有继承养父母遗产等权利。 此外,还有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继父母是指子女母亲或者父亲再婚的配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这里强调的是“受其抚养教育”,即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进行了抚养和教育,那么他们之间就形成了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彼此享有与亲生父母子女相同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