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非法劳务派遣是如何处罚的?


在了解法律对非法劳务派遣的处罚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非法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而非法劳务派遣,通常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的劳务派遣活动,比如没有获得相应资质就开展劳务派遣业务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非法劳务派遣有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措施。该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这里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就是要求非法劳务派遣单位立即停止相关的派遣业务,不能再继续以劳务派遣的名义从事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就是将非法劳务派遣单位通过非法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全部收缴。对于有违法所得的情况,还会根据违法所得的金额,处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是对其非法行为的一种经济制裁,以起到惩戒和警示的作用。而对于没有违法所得的情况,也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体现了法律对非法劳务派遣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此外,《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也对非法劳务派遣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该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这里涉及的情形包括涂改、倒卖、出租、出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等。对于这些违规行为,先会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如果情节严重,不仅会处以罚款,还会吊销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该单位将失去合法开展劳务派遣业务的资格。 非法劳务派遣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上述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能够有效地打击非法劳务派遣行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如果劳动者遇到非法劳务派遣的情况,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