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帮助犯和未遂犯?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帮助犯和未遂犯的概念很模糊,不太清楚它们的区别。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案例中,怎样准确地区分这两者呢?它们在定罪和量刑上是不是也有不同呀?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帮助犯和未遂犯是刑法学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区分它们。 帮助犯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为其他实行犯罪的人提供帮助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不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为实施犯罪的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像提供犯罪工具、提供犯罪信息等。例如,甲想要盗窃商店,乙为甲提供了商店的钥匙,乙的行为就属于帮助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帮助犯通常就属于从犯的范畴。 未遂犯则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也就是说,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了,但是因为一些意外的因素,导致犯罪没有成功。比如,丙想抢劫丁,在实施抢劫的过程中,突然有警察路过,丙不得不放弃抢劫,丙的行为就构成抢劫罪未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区分帮助犯和未遂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行为性质上看,帮助犯主要是提供帮助,不直接实施核心的犯罪行为;而未遂犯是亲自实施了犯罪行为。其次,从犯罪停止原因来看,帮助犯的行为是否成功通常取决于实行犯的犯罪结果;未遂犯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得逞。最后,在定罪量刑上,帮助犯按照从犯的规定处理;未遂犯则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总之,准确区分帮助犯和未遂犯,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