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我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最近和合作伙伴有一些应收账款方面的问题。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应收账款具体有哪些规定,比如我们该怎么保障自己对应收账款的权益,对方不按时付款我们能采取什么法律手段等,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应收账款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从法律层面来讲,应收账款是一种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债权债务关系有诸多规定,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法律依据。比如根据合同编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这意味着当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应收账款时,销售方或提供劳务方有权要求其支付。 同时,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民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担保制度与应收账款相关。比如应收账款质押,根据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这为债权人提供了一种增信措施,当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应收账款时,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质权来实现债权。 如果应收账款的回收出现问题,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多种途径解决。协商是最常见也是最温和的方式,双方可以就还款时间、还款方式等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若协商不成,可以寻求有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 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具有高效、保密等特点,适用于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的情况。而诉讼则是最后的保障手段,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债权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应收账款的存在以及对方的违约事实,如合同、发票、发货单、对账单等。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若债务人不履行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债权人在日常经营中也应注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要签订规范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条款;及时进行对账和催款,并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清理和分析,评估债务人的信用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