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分包转包造成劳务者受伤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在建筑工程领域,违法分包转包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而当这种情况导致劳务者受伤时,涉及到的法律责任问题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明确。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违法分包转包的概念。违法分包是指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或者将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等违反法律规定的分包行为;转包则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当违法分包转包造成劳务者受伤时,关于责任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违法分包转包的情形下,一般来说,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举例来说,如果A公司将工程违法转包给没有资质的B个人,B雇佣了劳务者C,C在工作中受伤。那么A公司和B个人需要对C的受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C可以要求A公司和B个人共同赔偿其因受伤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如果A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后,有权向B个人进行追偿。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进一步明确了违法分包转包情况下各方的责任。 在实际处理这类案件时,劳务者需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相关单位或个人存在劳务关系以及受伤的事实。同时,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违法分包转包造成劳务者受伤,相关责任方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务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主张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