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别人信息向第三方保理公司借钱在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我不小心用了别人的信息向第三方保理公司借了钱,现在心里很慌,不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会有什么后果,也不清楚会面临什么样的责任,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利用别人信息向第三方保理公司借钱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多方面的法律问题。 从民事层面来看,这属于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就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他人授权,却以他人名义实施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如果被冒用信息的人不追认这个借款行为,那么借款合同对其不产生效力,由此造成的损失,保理公司可以向冒用他人信息的人主张赔偿。而且,冒用他人信息借款的行为还可能侵犯他人的姓名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从刑事层面来说,如果冒用他人信息借款的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冒用他人信息向保理公司借钱,通过虚构自己是信息所有人的事实,使保理公司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