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正在打一场官司,之前提交的诉讼请求有些地方不太合适,现在想变更一下。但不知道在法律上变更诉讼请求有没有时间限制,具体的规定是怎样的。要是过了时间就不能变更,那就麻烦了,所以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改变自己原来提出的诉讼请求的最晚时间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原告变更诉讼请求需要在法庭辩论结束之前提出。在此期间内提出变更,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合并审理新的诉讼请求。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存在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重新确定举证期限。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变更了诉讼请求,法院会重新确定举证期限,以便当事人为新的诉讼请求准备证据。 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间太晚,可能会对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例如,可能导致庭审程序的拖延、对方当事人的诉讼防御困难等。此时,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比如,若对方当事人以时间过晚为由提出合理异议,且变更请求会严重影响其诉讼权利,法院可能会驳回变更申请。所以,当事人应尽早考虑好诉讼请求的内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变更,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