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清算企业的清算财产作价方法有哪些?


在企业清算过程中,清算财产作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债务的清偿和剩余财产的分配等问题。下面为您介绍几种适用于清算企业的清算财产作价方法。 首先是账面价值法。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它是按照企业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账面净值来确定清算财产的价值。例如,企业账面上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就作为该固定资产清算时的价值。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财务核算规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能比较准确反映其实际价值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清算时对于那些价值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市场波动的资产,可采用账面价值法进行作价。 其次是重估价值法。当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较大时,就需要采用重估价值法。比如,企业的土地、房产等资产,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其账面价值可能远远低于实际市场价值。此时,就需要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资产的成新率等因素,对资产重新进行评估作价。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清算财产的实际价值,保障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利益。 还有变现收入法。该方法是按照清算财产的实际变现收入来确定其价值。在企业清算过程中,将资产进行出售、拍卖等方式变现,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该资产的作价依据。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市场的实际情况,但可能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资产处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市场不景气时,资产可能会低价出售,从而影响其作价金额。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清算程序中,应当以合理的方式处置资产,确保变现收入的公平合理。 另外,招标作价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发布招标公告,邀请多个潜在的购买者参与投标,根据投标价格来确定清算财产的价值。这种方法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清算财产获得相对较高的作价。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选择清算财产作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资产的特点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确保作价的公平合理,以维护各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