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量刑是什么意思?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基准量刑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审判中,基准量刑是怎么确定的,它和最终的量刑有什么关系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展开


基准量刑,简单来说,就是在对犯罪行为量刑时,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的一个起始刑点。它是量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础步骤。 从概念上理解,基准量刑是在不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的情况下,根据犯罪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程度所确定的一个刑罚量。比如,对于盗窃罪,根据盗窃的数额、手段等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先确定一个大致的刑罚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基准量刑。 在法律规定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很多常见犯罪的基准量刑做出了规定。该意见明确了不同犯罪的量刑起点幅度,以及根据不同的犯罪数额、犯罪情节等增加刑罚量的标准。例如,在故意伤害罪中,根据伤害的程度、手段等因素确定基准量刑。如果是轻伤二级,可能会有一个相对较低的基准量刑起点;而如果是重伤,基准量刑起点就会高很多。 基准量刑和最终量刑是密切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基准量刑是基础,最终量刑是在基准量刑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法定量刑情节(如自首、立功、累犯等)和酌定量刑情节(如犯罪动机、悔罪表现等)后确定的。也就是说,最终量刑是在基准量刑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到的。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那么就会在基准量刑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刑罚量,从而得到最终的量刑结果。 总之,基准量刑是量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它为最终量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起点,有助于保证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