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上诉费是怎么收取的?


在医疗纠纷中,当患者或医疗机构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时,是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而上诉费的收取,其实是有明确规定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上诉费属于诉讼费用的一种。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在医疗纠纷里,如果涉及到赔偿金额的诉求,就属于财产案件的范畴。 具体的收费比例如下: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举例来说,如果医疗纠纷中上诉请求的赔偿金额是30万元,那么上诉费的计算方式为:1万元以内的部分收50元,1万到10万的部分是(10万 - 1万)×2.5% = 2250元,10万到20万的部分是(20万 - 10万)×2% = 2000元,20万到30万的部分是(30万 - 20万)×1.5% = 1500元,总共的上诉费就是50 + 2250 + 2000 + 1500 = 5800元。 不过,如果医疗纠纷上诉不涉及财产争议,比如只是对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有异议,那么按照规定,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此外,还存在一些可以减免上诉费的情况。比如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但申请司法救助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且要向法院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由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给予救助。 总之,医疗纠纷上诉费的收取是有章可循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如果对上诉费的具体金额有疑问,也可以咨询受理上诉的法院,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