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纠纷的行政处罚种类有哪些?

我家跟医院发生了医疗纠纷,现在医院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我想了解下,在医疗纠纷里,医院或者相关医护人员可能会受到的行政处罚种类都有啥?这些处罚是依据什么来判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医疗处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医疗纠纷中,行政处罚是卫生行政部门对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纠纷中常见的行政处罚种类。 首先是警告,这是一种申诫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它主要起到一种警示作用,提醒违法者其行为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必须及时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的规定,警告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在医疗纠纷中,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卫生行政部门可能会给予警告处罚。例如,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公示有关医疗服务、药品、医用卫生材料收费标准等信息,情节轻微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 罚款是一种财产罚,是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行为人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方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这里的罚款就是对医疗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一种经济制裁,促使其遵守法律法规。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也是财产罚的一种。它是指行政机关将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手段取得的金钱和物品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在医疗纠纷中,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通过非法行医、销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获得了经济利益,卫生行政部门有权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销售药品的,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 责令停产停业是一种行为罚,是行政机关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从而限制或剥夺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权利的处罚。在医疗领域,如果医疗机构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如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可以促使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属于资格罚,是行政机关暂时或者永久地剥夺违法行为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处罚。在医疗纠纷中,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情节特别严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暂扣或者吊销其相关的许可证或执照。例如,《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这些行政处罚种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际处理医疗纠纷时,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综合运用这些处罚措施,以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