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虐待离婚会怎么判?
我和另一半生活中,他总是言语斥责、侮辱我,对我的感情也完全忽视,我感觉受到了精神虐待,现在想离婚。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怎么判决?是一定会判离吗?财产分割会怎么分?孩子抚养权又会怎么处理?
展开


在我国,法院处理涉及精神虐待的离婚案件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 首先,要确定是否真的存在精神虐待行为。精神虐待通常表现为长时间的精神折磨、言语斥责侮辱、对对方感情完全忽视等。像总是辱骂对方、漠视对方需求等都可能构成精神虐待。相关证据可以有证人的证词、书面材料、录音录像等。 其次,法院会审查精神虐待是否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其中,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若精神虐待的程度严重,达到让夫妻感情无法挽回的地步,法院大概率会判决准予离婚。 再者,精神虐待在法律上可被视为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不仅指身体伤害,还包括以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精神侵害行为。法院判案时会参照此法律进行判断。 然后,关于孩子抚养权问题。如果夫妻育有子女,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最大利益。由于精神虐待可能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判定抚养权归属时会格外谨慎,一般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能为孩子提供更健康成长环境的一方。 最后,在财产分割方面,法院会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同时考虑精神虐待对受害者的影响,可能会适当照顾受害者,让其多分一些财产。而且,依据民法典中离婚分割财产“照顾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对于精神虐待的施暴方,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定让其少分财产,以此惩戒施暴者。 总之,精神虐待离婚的判决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