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刑期是怎样规定的?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但是最近出了点事,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我特别担心,想知道对于未成年人在承担刑事责任时,法律规定的刑期是怎样的,和成年人有什么不同,希望了解这方面详细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刑期规定和成年人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基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刑法》又规定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确定具体刑期时,会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适当降低刑罚的强度。例如,同样是犯故意杀人罪,如果是成年人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如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但如果是未成年人,一般不会判处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且会在法定刑的幅度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外,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如果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尽量适用非监禁刑的原则,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准确把握对未成年人的量刑尺度,确保刑罚的适用既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又符合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