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有什么流程,需要什么证件?


在我国,改名字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并准备相应的证件。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为公民改名字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对于改名字的流程,一般来说: 第一步,提出申请。申请人(本人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需要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提出变更姓名的申请,并填写相关的申请表。这是启动改名程序的关键步骤,需要明确表达改名的意愿和理由。 第二步,受理审核。户口登记机关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和材料进行初步审核。他们会查看申请是否符合规定,材料是否齐全等。这个过程是为了确保改名申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三步,调查核实。在初步审核通过后,户口登记机关可能会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这可能包括了解申请人改名的原因是否正当,是否存在不良记录等。 第四步,审批决定。经过调查核实后,户口登记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审批决定。如果申请符合规定,就会批准改名;如果不符合规定,会说明理由并驳回申请。 第五步,办理变更。一旦申请获得批准,申请人就可以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姓名变更手续。他们会在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上进行相应的修改。 关于需要的证件,通常如下: 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改名,需要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以及能证明监护关系的材料,如出生证明等。此外,还可能需要提供改名的书面申请,说明改名的原因。 对于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改名,需要本人提出申请,并携带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同样,也需要提供改名的书面申请,阐述改名的理由。 总之,改名字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并准备好相应的证件。在办理过程中,要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以顺利完成改名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