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卖房所得款项交付给子女购房,该款项性质如何认定?
我父母把他们的房子卖了,把卖房的钱给我用来买房子。现在家里人对这笔钱的性质有不同看法,有人觉得是赠与,有人觉得是借款。我想了解在法律上,这种父母卖房后给子女购房的款项性质到底是怎么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处理父母卖房所得款项交付给子女购房的款项性质认定问题时,关键在于确定这笔钱是赠与还是借款。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概念和认定依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赠与和借款的概念。赠与是指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心甘情愿地把东西送给另一方,不需要对方还钱。而借款则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行为。这意味着借了钱是要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如果父母明确表示这笔卖房所得款项是赠与子女用于购房,并且子女也接受了,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这笔款项就属于赠与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无需向父母偿还这笔钱。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明确表明款项的性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能会倾向于将其认定为借款。因为从常理推断,父母辛苦卖房所得的款项,通常不会随意放弃所有权。所以,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赠与,子女可能需要承担偿 还这笔款项的责任。
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建议父母和子女在款项交付时,明确款项的性质。如果是赠与,可以签订赠与协议;如果是借款,最好签订借款合同,并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方式、还款期限等重要条款。这样可以在发生争议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