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如何处理?
我骑电动车和另一辆电动车撞了,对方说我该负全责,可我觉得他也有责任。现在就赔偿问题僵持不下,不知道这种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该怎么处理,责任怎么划分,赔偿又该怎么确定,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答下。
展开


在处理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时,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概念。所谓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就是指两辆非机动车(像电动车、自行车这类靠人力或者畜力驱动的车辆)之间,或者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因为发生交通事故而产生的关于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处理这类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根据该法第76条第2款规定,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也就是说,谁有错谁就可能要承担责任,如果双方都有错,那就按照各自错误的程度来分摊责任。 在确定责任划分时,交警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比如车辆的行驶路线、速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因素来判断。他们会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比例。这个认定书是后续处理赔偿问题的关键证据。 至于赔偿问题,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赔偿的金额会根据实际损失和责任比例来确定。比如,经认定你承担70%的责任,对方承担30%的责任,那么在计算出总赔偿金额后,你就要承担70%,对方承担30%。 如果双方对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尝试达成赔偿协议;调解可以找交警部门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而民事诉讼则是通过法律程序,由法院来判决责任和赔偿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