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过了中线被撞有哪些责任?


在讨论非机动车过了中线被撞的责任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交通事故责任,指的是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简单来说,就是谁的行为对事故发生影响更大,谁的过错更严重,谁承担的责任就更多。而交通规则,是所有道路使用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不同情况下车辆和行人该如何通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到非机动车过了中线被撞的情况,责任划分需要看具体情形。如果非机动车过中线是因为正常的交通状况,比如为了避让障碍物等,并且机动车存在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那么机动车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因为机动车驾驶员有更高的注意义务,要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驾驶。 要是非机动车过中线本身就违反了交通规则,比如在禁止穿越的路段强行过中线,而机动车正常行驶没有过错,那么非机动车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不过,即使机动车没有过错,按照法律规定,也可能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过错,比如非机动车过中线有过错,机动车也有超速等轻微违法行为,那么双方可能会根据各自过错的程度分担责任,可能是同等责任或者主次责任。总之,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情况来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