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骑电动车和另一辆电动车撞了,当时心里一慌就直接走了。事后我有点担心这算肇事逃逸,想知道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我这种情况会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啊?
展开


在了解非机动车肇事逃逸认定标准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 对于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认定,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前提是要存在交通事故。也就是两辆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或者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了碰撞等情况,导致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比如,两辆电动车相撞,其中一辆车的车主受伤,或者车辆有损坏,这就构成了一起交通事故。 其次,行为人主观上要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如果是因为害怕被伤者家属殴打,或者由于受到惊吓而暂时离开现场,但之后又主动返回并配合处理事故的,一般不认定为逃逸。但如果是明明知道发生了事故,为了不承担责任,直接驾车或者骑车逃离现场,那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逃逸。 最后,要有逃离现场的行为。这里的逃离现场并不局限于物理意义上的离开事故发生地。有些情况下,行为人虽然没有离开现场,但是隐瞒自己的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或者在交警到达之前擅自离开,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所以,只要符合上述主观和客观条件,非机动车肇事也会被认定为逃逸。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