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被协查是怎么回事?
我公司收到通知说发票被协查了,我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想弄清楚发票被协查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因为发票有问题吗?还是有其他原因?希望了解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发票被协查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一种调查手段。当税务机关在日常检查、审计或处理其他涉税案件时,发现某张发票可能存在问题,比如虚开发票、发票内容与实际业务不符、发票来源不合法等情况,就会启动协查程序。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对发票的开具、使用和管理都有明确规定。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如果企业或个人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可能导致发票被协查。 发票被协查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或个人存在违法行为。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信息误差、数据比对异常等原因引起的。比如,发票的开具方和接收方在数据录入时出现错误,导致发票信息与实际业务有偏差,就可能触发协查程序。 一旦收到发票被协查的通知,企业或个人应该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工作。要及时提供与发票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合同、付款凭证、物流单据等,以证明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经调查确实存在问题,就需要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能包括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等。如果不存在问题,税务机关在核实后会解除协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