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是多少?
我在生活中听说辨认违法嫌疑人有关于人数的规定,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样的。我想了解一下 在辨认违法嫌疑人的场景里,被辨认的人数到底该是多少,这个规定有什么作用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辨认违法嫌疑人的法律程序中,对于被辨认的人数是有明确规定的。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辨认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辨认人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或暗示。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五条规定,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这条规定的目的是让辨认人在足够多的对象中进行辨认,从而减少误认的可能性。
当辨认违法嫌疑人时,如果被辨认的人数少于七人,就可能会让辨认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可能会猜测某个特定的人是违法嫌疑人,而不是基于自己真实的记忆和观察。同样,在对照片进行辨认时,少于十张照片也会增加辨认的不确定性。
例如,在一个盗窃案件中,证人需要辨认违法嫌疑人。如果只提供三个人让证人辨认,证人可能会因为选择范围太小而随意指认。但如果按照法律规定提供七个人让证人辨认,证人就有更充分的选择,辨认结果也更可靠。
遵守这一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准确认定违法嫌疑人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公安机关在组织辨认时,还是相关人员参与辨认过程,都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人数要求进行操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