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辨认物品数量有什么要求?
我涉及一个刑事案件,警方让我对物品进行辨认。我想知道在刑事辨认中,对于物品数量有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呢?这些要求是怎样规定的,不满足会有什么影响?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展开


刑事辨认是侦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调查手段,指的是在刑事诉讼里,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识别、确认的活动。 关于刑事辨认物品数量要求,《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辨认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假如辨认物品数量过少,辨认人可能因为可选择范围小而更容易受到暗示,从而影响辨认结果的可靠性。 例如,在一个盗窃案件中,需要让被害人辨认被盗的物品,如果混杂的同类物品只有两三件,被害人很可能只是从这有限的几件中选择,而不是基于对被盗物品本身特征的记忆来辨认。所以,规定一定的物品数量,能使辨认人更基于自身对物品特征的真实记忆进行判断,避免辨认过程受到不恰当的干扰。 如果辨认过程中物品数量不满足法律规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该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因为不满足数量要求的辨认程序存在瑕疵,可能影响辨认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保障司法公正,这样的辨认笔录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使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