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案件物证保管有哪些规定?

我涉及一个刑事案件,里面的物证对案件结果很关键。我担心物证保管不当影响案件,想知道在我国法律里,刑事案件物证保管都有啥规定,这些规定是怎么保障物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呢?
展开 view-more
  • #刑事案件
  • #物证保管
  • #证据规定
  • #刑事证据
  • #法律保障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刑事案件中,物证的保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和证据的有效性。以下为你详细介绍我国关于刑事案件物证保管的规定。 首先,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于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妥善保管或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损毁。这是对物证保管的基本原则性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物证的原始状态不被破坏,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具体保管方面,不同类型的物证有不同的保管方式。对于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拍照或者录像后委托有关部门变卖、拍卖,变卖、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理。这一规定是考虑到一些物证本身的特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失去证据价值。 对于珍贵文物、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毒品,淫秽物品,武器弹药等违禁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主管部门妥善保管或者按照规定销毁。这些特殊物品要么具有极高的价值,要么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交由专门的主管部门处理能够保证保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此外,公安机关对于查封、扣押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应当指定专人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损毁或者自行处理。对容易损坏、变质的财物,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拍照、录像、绘图、复制等方法加以保全后进行保管。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物证的保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对于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这确保了物证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和有效性。 总之,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物证保管有全面且细致的规定,这些规定贯穿了从物证提取到最终处理的整个过程,旨在保障物证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有效使用,维护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