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民警在实施扣押时应做好哪些工作?


在我国的执法过程中,办案民警实施扣押是一项严肃且需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的工作。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民警在实施扣押时应做好的工作。 首先,要出示相关证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案民警在实施扣押时,应当向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出示工作证件。这是为了证明民警执法的合法性和身份的真实性,让持有人清楚这是依法进行的执法行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其次,制作并当场开列扣押清单。清单上要详细写明扣押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等信息。这一步非常关键,它可以确保被扣押物品的情况得到准确记录,防止出现物品丢失、损坏或者被私自挪用等情况。同时,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扣押行为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持有人可以凭借这份清单了解自己物品的去向和情况,而附卷的清单则为后续的案件办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再者,妥善保管扣押物品。民警对于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损毁或者擅自处理。这是因为这些物品可能是案件的重要证据,随意使用或损毁可能会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一般情况下,会将扣押物品存放在专门的保管场所,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果扣押的物品是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在拍照或者录像后委托有关部门变卖、拍卖,变卖、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理。 另外,在扣押邮件、电报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根据法律规定,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 最后,在案件结束后,对于与案件无关的扣押物品,应当及时解除扣押,退还给持有人。这是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的重要体现,避免对公民的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如果物品已经被变卖、拍卖的,应当返还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