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流程是什么?


异地就医备案是指参保人在参保统筹地区以外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需要事先向参保地医保部门提出备案申请,以便在异地就医时能够按照规定享受医保待遇。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下异地就医备案的申请流程: 首先,确定备案类型。异地就医备案主要分为长期异地就医和临时异地就医两种类型。长期异地就医通常适用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临时异地就医则适用于因旅游、出差等原因在异地突发疾病需要就医,以及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诊到异地就医的情况。 其次,准备备案材料。一般来说,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社会保障卡。如果是委托他人办理,还需要提供受委托人有效身份证件。对于长期异地就医,可能还需要提供异地居住证明或工作证明等相关材料;对于转诊转院就医,需要提供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转诊转院证明。 然后,选择备案方式。目前,异地就医备案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办理。线上办理渠道多样,比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参保地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为例,打开APP后,在首页找到“异地备案”板块,按照提示进行注册登录,选择备案类型,填写备案信息,上传相关材料,提交备案申请即可。线下办理则需要前往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并提交准备好的材料,由工作人员办理备案手续。 最后,查询备案结果。提交备案申请后,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查询备案审核结果。如果审核通过,备案生效时间以参保地规定为准。备案成功后,在异地就医时,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就医地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法律依据方面,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方便群众异地就医。此外,各地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了本地的异地就医管理办法,具体的备案流程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建议你先咨询参保地的医保部门,了解详细的政策和办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