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前段时间借给朋友一笔钱,当时说好了会给我利息。但我不知道这个利息在法律上有没有什么规定,比如多少是合法的,该怎么计算之类的。我担心如果利息约定不合理,到时候会有麻烦。所以想了解下个人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具体是怎样的。
展开


个人借款利息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也就是说,如果借款合同里没提到利息的事儿,那出借人就不能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这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让借贷关系更加明确。 其次,如果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这就意味着当约定不清晰的时候,要综合各种情况来确定利息。要是双方都是个人,就还是按照没有利息来处理。 最后,关于利息的上限。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这一规定限制了过高利息的存在,保护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个人在进行借款利息约定时,要遵守这些法律规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