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撞了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当被人撞了之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首先是现场处理。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如果受伤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同时,要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向交警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等情况。并且尽可能保留事故现场,用手机等设备拍摄现场照片和视频,记录事故现场的情况,如车辆的位置、碰撞的部位、刹车痕迹、交通信号灯状态等,这些证据对后续的责任认定和索赔都非常重要。还要记下对方的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颜色等,以及对方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驾驶证号、行驶证号等身份信息。如果事故现场有目击证人,也最好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 其次是责任认定。交警到达现场后,会进行勘查和调查,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然后是医疗救治和费用支付。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确保身体能够尽快康复。关于医疗费用,如果自己有能力支付,可以先自行垫付,保存好所有的医疗费用票据,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以便后续索赔。如果对方愿意垫付,也可以让对方垫付,但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收款凭证。此外,如果购买了相关的保险,如意外险、医疗险等,可以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保险理赔。 最后是索赔环节。根据责任认定结果,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赔偿的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了残疾,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如果双方能够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赔偿协议,由对方按照协议进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在起诉时,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票据、病历、诊断证明、误工证明、收入证明等,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第七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