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法对鉴定超过两年的笔迹有什么规定?
我手里有一份超过两年的合同,现在对上面的笔迹真实性存疑。想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笔迹是不是对方本人写的,可又不清楚司法鉴定法对于鉴定超过两年的笔迹是怎么规定的,不知道能不能鉴定出来,鉴定的流程和要求是怎样的,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探讨司法鉴定法对鉴定超过两年笔迹的规定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笔迹鉴定。笔迹鉴定是指对人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字迹进行的鉴认、识别活动。它主要依据的是人的书写技能习惯特性在书写的字迹、符号中的反映。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是司法鉴定领域的重要规范,它适用于所有的司法鉴定活动,包括笔迹鉴定。对于超过两年的笔迹鉴定,并没有因为时间因素而有特殊的排除性规定。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来讲,并不会因为笔迹形成时间超过两年就不能进行鉴定。 在实际操作中,超过两年的笔迹鉴定是可行的。鉴定机构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会从笔迹本身的特征入手,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独特性,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这些特征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完全改变。例如,笔画的起笔、收笔、连笔方式,书写的力度、速度等。另一方面,会结合纸张、墨水等物质的特性。随着时间的变化,纸张会发生老化,墨水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渗透和变化,鉴定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仪器和技术来分析这些变化,从而辅助判断笔迹的形成时间和真实性。 不过,鉴定超过两年的笔迹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由于时间较长,笔迹可能会受到保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特征不够清晰,这可能会增加鉴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但是,只要笔迹存在可供分析的特征,鉴定机构一般都可以进行鉴定并给出专业的意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