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酒驾和醉驾有哪些区别处罚规定?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酒驾和醉驾的概念。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驾则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驾和醉驾的处罚有明确规定。对于酒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而醉驾的处罚更为严厉。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对于公职人员而言,除了要接受上述的交通法规处罚外,还会面临纪律处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依法予以退还;属于国家财产或者不应当退还以及无法退还的,上缴国库。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予以开除。如果公职人员酒驾只是受到行政处罚,一般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但如果是醉驾被追究刑事责任,通常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所以,公职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酒驾和醉驾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