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挪用一万多公款会怎样处理?


财务挪用一万多公款的行为,可能涉及挪用资金罪或者挪用公款罪,具体要根据该财务所在单位的性质来判断。 如果该财务是在私营企业、公司等非国有单位工作,那么其挪用公款的行为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虽然目前相关司法解释对于“数额较大”没有统一明确的以一万元作为标准,但各地在司法实践中会结合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如果符合上述情形,该财务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要是该财务是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挪用公款的行为则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一般以五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三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不过具体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量刑,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当发现财务挪用公款后,单位可以先进行内部调查,固定相关证据,比如财务的转账记录、账目凭证等。之后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来依法处理。同时,单位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该财务返还被挪用的公款,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