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不参加诉讼的理由有哪些?
我是一个涉及遗产继承诉讼的当事人,有些继承人没有参加诉讼。我想知道在法律上,继承人不参加诉讼能有哪些合理的理由呢?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怕他们不参加会影响整个诉讼的进程和结果。
展开


在法律层面,继承人不参加诉讼可能基于多种合理理由。首先,从客观不能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当出现这些情况时,继承人可能暂时无法参加诉讼。比如一方当事人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被困,或者因突发重大疾病在重症监护室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参与诉讼等,这属于不可抗拒的事由导致不能参加诉讼。 其次,从主观放弃的角度来讲,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当继承人以书面形式明确放弃继承后,通常也就无需参加涉及该遗产的诉讼。例如,有些继承人可能因为自身经济条件较好,对遗产没有需求,或者觉得处理遗产事宜过于繁琐等原因,而选择放弃继承并不参加诉讼。 另外,从诉讼参与必要性的角度,如果该继承人在遗产中所占份额极小,并且其他继承人能够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同时该继承人也没有其他特殊诉求,那么在经过法院审查和其他继承人同意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不参加诉讼。但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相关方的认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