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犯罪有哪些原因?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最近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我很担心他会走上犯罪道路。我想了解一下,一般未成年犯罪都有哪些原因,这样我可以提前预防,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 #家庭因素
  • #学校教育
  • #社会环境
  • #自身原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大的层面来分析。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父母关系紧张,经常争吵、打架甚至离婚,这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温暖,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孤僻、叛逆,进而寻求外界不良团体的认同。另外,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增加孩子犯罪的风险。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缺乏规则意识;而过度严厉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故意违抗家长和社会的规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学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部分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当学生面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而且,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学校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被欺凌的学生可能会采取极端方式进行报复,欺凌他人的学生也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广泛和复杂。一些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恐怖内容等,容易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误导。此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可能让未成年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缺乏正确的社交引导,容易结交不良朋友,在不良朋友的影响下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成熟,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在面对各种诱惑和不良影响时,很容易冲动行事,做出错误的选择。而且,部分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以及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专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要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总之,未成年犯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预防未成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未成年人自身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