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国家公务人员行贿罪是如何规定的?
我前段时间为了让一个企业采购负责人帮我拿下项目,给了他一笔钱。现在有点担心这会不会构成对非国家公务人员行贿罪,想了解一下法律对这个罪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比如什么样的行为算犯罪,量刑标准又是怎样的。
展开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一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指的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不正当利益”,简单理解就是通过不合法、不道德或者违反正常程序的方式所获得的利益。比如为了在商业竞争中获得优势,通过行贿让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给予特殊照顾等。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就是指那些不是国家公务人员,但在各类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工作,有一定职权可以影响业务决策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此外,如果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是鼓励行贿人主动坦白,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以更好地打击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关键要看行贿的目的是否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给予财物的数额是否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标准。同时,对于一些情节较轻的行贿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仍然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所以,大家在商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取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