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宪法和普通法律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不太明白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平时感觉宪法高高在上,而普通法律更贴近生活。我想知道它们在制定、效力等方面是怎么相互影响的,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宪法关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存在着紧密且明确的关系,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从地位上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根本性问题。而普通法律则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精神和原则的具体化。比如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基于此,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普通法律来具体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在效力方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就确保了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例如,如果某部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与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相冲突,那么该普通法律的这部分内容就是无效的。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通常需要成立专门的制宪机构,而修改宪法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相对较为简便,一般由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程序进行。这样严格的程序设计,是为了保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根本大法的作用。 总之,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延伸,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法律体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保障国家的法治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