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供应商对账时帮老板隐瞒是否违法?


在和供应商对账时帮老板隐瞒相关情况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确“隐瞒”的具体情况。如果隐瞒的是正常的商业信息,比如企业内部的营销策略、尚未公开的成本控制措施等,且这些信息的隐瞒并不违反法律法规、合同约定以及公序良俗,那么这种隐瞒行为通常不构成违法。 然而,如果隐瞒的是涉及违法的事项,那就可能会面临法律问题。例如,隐瞒偷逃税款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对账时帮老板隐瞒偷逃税款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偷税的共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再比如,如果隐瞒产品质量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若在对账时帮老板隐瞒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欺骗供应商,这就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如果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隐瞒行为还可能构成商业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因为帮老板隐瞒情况导致供应商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公司继续交易,供应商有权要求撤销相关交易,并要求赔偿损失。 所以,在和供应商对账时,一定要保持谨慎和合法合规的态度,不要轻易帮老板隐瞒违法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