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后应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呢?


被诈骗后,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首先,要尽快报案。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或通过当地公安机关的专线进行报案,同时也能通过网络举报平台举报。报案时,要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像被骗的金额、诈骗的方式、诈骗者的联系方式等,若有邮件、短信等相关记录,也要一并提供给警方,这些对警方追查犯罪嫌疑人很重要。依据相关规定,警方会接受报案并询问情况,做详细笔录,登记证据材料,若案件被接受,会给报案人受案回执。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 其次,保留相关证据至关重要。避免删除与诈骗相关的信息,例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通话记录等,这些都是后续追究诈骗者责任以及追回损失的关键证据。在报案之前,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这些证据。 再者,如果诈骗涉及资金转移,要立即联系自己的银行或者支付平台。如通过银行转账的,向银行说明情况,看是否能对转账进行止付操作;若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向平台反馈,争取冻结资金,减少损失。比如,人民银行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等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在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另外,还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如向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举报诈骗行为,让更多人知晓诈骗手段,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 最后,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再次受骗。例如,在收到可疑邮件或短信时,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同时,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即构成诈骗罪,对于诈骗金额小于3000元的,将进行治安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