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残疾人权益保护法》具体保护哪些权益?

我是一名残疾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想了解《残疾人权益保护法》到底能保护我们哪些方面的权益,比如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这些方面有啥规定,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残疾人权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护法》是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而制定的法律。下面我们从几个重要方面来看看它具体保护的权益。 在康复权益方面,该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责任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这体现了法律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益,让他们能通过康复尽可能恢复身体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育权益也是重点保护对象。法律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并为其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特殊教育机构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特殊教育。这意味着无论残疾人身体状况如何,都有权利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就业权益上,该法强调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机构和其他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同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这为残疾人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实现自身价值。 在文化生活方面,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这保障了残疾人参与文化生活的权益,使他们能和健全人一样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在社会保障权益方面,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救济、补助。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 总之,《残疾人权益保护法》从多个维度对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全面的保护,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