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监督的范围、途径和措施分别包括哪些?


侦查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对于保障侦查活动依法进行、维护司法公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侦查监督的范围、途径和措施。 首先是侦查监督的范围。从法律层面来看,侦查监督主要包括对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立案监督方面,如果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检察机关就会介入。比如,某人遭受了明显的犯罪侵害,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公安机关却以各种理由不予立案,这时检察机关就可以发挥监督作用,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若理由不成立,就会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在侦查活动监督上,涵盖了很多方面。像侦查机关在收集、固定证据过程中有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非法方法;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合法,比如拘留、逮捕的适用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侦查活动是否存在超期羁押的情况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检察机关有权对这些违法侦查行为进行监督纠正。 其次是侦查监督的途径。检察机关主要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方式来发现侦查活动中的问题。在审查逮捕环节,检察机关会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不仅要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还要审查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如果发现有违法情形,就会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会对侦查机关移送的全部案件材料进行细致审查,进一步核实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此外,检察机关还会通过受理有关控告、申诉等途径来获取侦查违法的线索。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如果认为侦查活动存在违法情况,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控告、申诉,检察机关会对这些线索进行调查核实。 最后是侦查监督的措施。当检察机关发现侦查活动存在违法情况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情节较轻的违法情形,检察机关会以口头方式向侦查机关提出纠正意见,要求其及时改正。比如,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没有个别进行,这种情况情节相对较轻,检察机关就可以口头要求其纠正。对于情节较重的违法情形,检察机关会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侦查机关说明情况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如果侦查人员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检察机关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侦查活动依法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的尊严。 总之,侦查监督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法律监督过程,它通过明确的范围、有效的途径和有力的措施,保障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