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买卖中介欺诈会导致哪些法律纠纷?


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中介欺诈可能会引发多种法律纠纷,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合同效力纠纷** 当中介实施欺诈行为,比如故意隐瞒房屋的重大瑕疵(如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有司法查封等),或者提供虚假的房屋信息(如虚报房屋面积、房龄等),诱使购房者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并要求中介和卖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违约责任纠纷** 如果中介在居间合同中承诺了某些服务事项,但却因为欺诈行为未能履行,就可能构成违约。例如,中介承诺帮助购房者办理贷款手续,但实际上却故意拖延或者提供错误的资料,导致贷款无法获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购房者可以要求中介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其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赔偿损失纠纷** 中介的欺诈行为可能会给购房者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失。比如,因为中介隐瞒房屋存在抵押的情况,导致购房者在支付购房款后,房屋被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购房者遭受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购房者可以要求中介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赔偿其因欺诈行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佣金返还纠纷** 在二手房买卖中,购房者通常需要向中介支付一定的佣金。如果中介存在欺诈行为,未能促成合同成立或者未能按照约定提供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四条规定,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购房者有权要求中介返还已支付的佣金,并赔偿因此造成的其他损失。 综上所述,二手房买卖中介欺诈可能引发多种法律纠纷,购房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