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购房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二手房交易中,购房合同是保障买卖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签订时需格外留意以下事项。 首先,要确认合同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合同中的卖方必须是房屋的产权人,这就需要查看产权证书,确保与合同上的卖方信息一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只有产权人或经产权人合法授权的人,才有权利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如果是代理人签署合同,必须有产权人的授权委托书,并且要明确授权范围和期限。 其次,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明确性至关重要。合同应详细写明房屋的基本信息,如地址、面积、户型等,这些信息要与产权证书上一致。对于房屋的附属设施,如家具、家电等是否包含在房价内,也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同时,要明确购房款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支付方式可以是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或贷款等,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付款时间要与房屋交付和产权过户的时间相匹配,以保障双方的权益。 再者,要关注房屋的产权状况。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查询房屋的产权情况,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存在权利瑕疵的房屋是不能进行正常交易的。如果房屋存在抵押,需要了解抵押的情况,如抵押金额、还款情况等,并在合同中约定卖方解除抵押的时间和方式。 另外,关于房屋的交付和过户问题也不能忽视。合同中要明确房屋交付的时间、条件和标准。交付条件一般包括房屋的现状、附属设施的完好情况等。同时,要约定好产权过户的时间和手续办理的责任方。通常情况下,卖方有义务协助买方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如果卖方未能按时履行义务,买方有权追究其违约责任。 最后,违约责任的约定要具体明确。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在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如违约金的数额、赔偿方式等。这样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合同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签订二手房购房合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