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判刑标准是如何细分的?
我遇到个事儿,对方明明有能力执行法院的判决,却拖着不办。我想知道对于这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况,法律在判刑上到底是怎么具体划分标准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情节严重程度和量刑的呢?
展开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单来说,就是有能力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却故意不执行的行为。 从判刑标准细分来看: 首先,对于自然人犯罪,如果情节严重,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像被执行人故意隐藏、转移财产,或者故意把财产毁损了,还有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导致法院的判决、裁定没办法执行的情况。 其次,如果自然人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法律上对于“情节特别严重”并没有非常明确细致统一的界定,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比如造成的后果严重性等。 最后,要是单位犯此罪,对单位要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来处罚。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它明确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概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