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律师辩护后应该自己辩护吗?
我现在面临一些法律问题,原本找了律师辩护,但现在有些想法想自己来。就是想知道拒绝律师辩护后,是不是就得自己辩护了,自己辩护会有哪些利弊,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得有律师辩护,想了解这方面详细情况。
展开


在法律层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这意味着是否委托辩护人提供辩护,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其可以选择委托辩护人,也可以拒绝委托辩护人,选择自己为自己辩护。所以一般情况下,拒绝他人为其辩护后,就得自行辩护了。 不过,并非所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随意拒绝他人为其辩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一是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二是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三是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这里的“应当”就表示必须,也就是在上述人员没有委托辩护人或拒绝辩护人时,法院可以强制指定刑事辩护律师为其辩护。 而且,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拒绝法院指定的刑事辩护律师为其辩护,但次数一般只能是一次,再次拒绝的,法院是不会准许的。 自己辩护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自己对自身情况最为了解,可能会更直接地表达想法。但弊端也很明显,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的欠缺可能导致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依据、证据规则来为自己争取有利结果,比如可能不知道如何合法地收集证据、如何准确地适用法律条文等。 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相关概念: 辩护:是指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反驳控诉,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理由,说明被告无罪、罪轻或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的诉讼活动。 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