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从业人员的营业收入怎么算?
我经营着一家小型企业,一直搞不太清楚从业人员的营业收入该怎么计算。每次在统计数据、做财务报表或者应对税务等问题时,都觉得很头疼。想了解下在法律规定里,小型企业从业人员的营业收入到底是按照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呢?
展开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的计算,在理解相关概念和遵循法律法规方面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营业收入这个概念。营业收入指的是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赚到的钱。 在法律规定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做了详细规定。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计算营业收入。权责发生制就是不管款项有没有实际收到,只要是在本期内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都要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比如,小型企业在本月销售了一批货物,虽然客户可能下个月才付款,但按照权责发生制,这批货物的销售额就应该算入本月的营业收入。 具体计算时,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比如,一家小型服装制造企业,销售服装所获得的收入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像这家服装制造企业出租闲置设备获得的收入就属于其他业务收入。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加,就得到了企业的营业收入。 同时,小型企业在计算营业收入时,要注意区分收入和利得。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如企业接受捐赠等,利得是不计入营业收入的。 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在财务报表中,营业收入要如实反映,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也能满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