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权有哪些特殊规定呢?
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除了一般规定外,抵押权还有不少特殊规定。
首先,关于流押条款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通俗来讲,就是在债务到期前,不能直接约定如果债务人还不上钱,抵押物就直接归债权人。这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利益,防止债权人利用债务人的困境谋取不当利益。
其次,抵押不破租赁。《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条规定,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抵押物在抵押之前已经出租给他人,那么即使抵押物因为实现抵押权而被转让,原租赁合同对新的所有权人仍然有效,新的所有权人不能要求承租人提前搬走。
再者,抵押物的处分。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另外, 关于抵押权的顺位。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二)抵押权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其他可以登记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参照适用前款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在同一抵押物上存在多个抵押权时,各抵押权人受偿的先后顺序。
最后,最高额抵押也有特殊规定。最高额抵押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