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销售假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立案标准。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假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三)变质的药品;(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也就是说,当药品出现这些情况时,就会被认定为假药。
接下来,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七条的规定,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一种情况是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这意味着假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了国家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比如一些假药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人体器官受损。
第二种情况是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药品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其中含有特定的有效成份。如果假药中没有这些有效成份,患者服用后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可能延误病情。例如治疗心脏病的药,不含能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成份,患者服用后病情可能会加重。
第三种情况是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药品都有明确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使用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治疗。比如一种只适用于普通感冒的药,却标明能治疗癌症,患者如果相信并服用,就会耽误癌症的治疗时机。
第四种情况是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对于一些急救药品来说,其有效成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假药缺乏这些有效成份,在患者急需急救时就无法发挥作用,可能会危及生命。
此外,还有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也会被立案追诉。总之,销售假药是被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一旦达到立案标准,就会面临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无论是药品生产企业还是销售者,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结婚期间买的房子没写我的名字,以后离婚了能分到吗?
楼上下水管道老化漏水由谁负责?
安置房多久可以发证并转让?
企业所得税可以在缴纳时计提吗?
住院报销会扣个人账户的钱吗?
涉嫌侵犯隐私权中‘涉嫌’是什么意思?
辞职社保中断几个月是否有影响?
社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办理户口迁移是否需要本人去?
孕检应该走医保还是生育险?
社保断缴后医疗余额是否还能用?
土地确权是否受法律保护?
婚前父母买的房子加上女方名字是否算共同财产?
最高法院申诉有哪些最新规定?
未成年人跟别人撞到车了该怎么办?
如何维护政治权利并支持妇女参政?
购买二手房时如何解决房产交易中的问题?
刑事自诉案件需要哪些材料?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