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还款日期的借条诉讼时效是多久?


在探讨有还款日期的借条诉讼时效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就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你不通过法律途径去追讨欠款,之后再去法院起诉,对方要是以超过诉讼时效来抗辩,法院可能就不会支持你的诉求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对于有还款日期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时长为三年。 比如,借条上写明还款日期是2022年1月1日,那么诉讼时效就从2022年1月2日开始起算,到2025年1月1日结束。在这三年期间,债权人可以通过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比如发催款函、短信、微信等方式要求还款)、向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他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等方式来中断诉讼时效。 一旦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也就是说,如果在2023年1月1日债权人向债务人发了催款短信要求还款,那么诉讼时效就从2023年1月1日重新开始计算三年,到2026年1月1日结束。 另外,诉讼时效也可能会中止。按照《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所以,当你持有有还款日期的借条,一定要关注诉讼时效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