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处理和分配步骤是怎样的?
遗产的处理和分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第一步:析产。析产是指将共有财产中属于个人的份额分割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财产是家庭成员共有的,比如夫妻共同财产。当其中一方去世时,不能直接将全部财产当作遗产,而要先进行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处理遗产时,应先将属于生存配偶的财产分离出来,剩余部分才是被继承人的遗产。
第二步:确认被继承人是否留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处分自己财产及安排与此有关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也就是说,如果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应优先按照其内容处理遗产。
第三步:确定继承人。继承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顺序直接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 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继承人则是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
第四步: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所以,在分配遗产之前,应当先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第五步:分配遗产。如果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其内容分配遗产。如果没有,则按照法定继承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钱不还又没有可执行财产该怎么办?
误诊是否可以找医院赔偿?
欠了银行157万现在还不起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农村房屋确权证是什么含义?
做医疗事故鉴定在什么部门做?
租赁协议该如何拟订合同?
欠条无效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个人缴纳的社保部分应计入什么科目?
惯犯和累犯有什么区别?
退款后收到的货自己留着了会有什么后果?
当月增税票抵扣应该什么时候认证?
店面装修没报备城管会罚款吗?
海牙公证在哪里做?
个人所得税退税老是提醒补充资料怎么办?
办理签证要求社保,灵活就业社保可以用吗?
未婚男和已婚女同居是否犯法?
起诉没有立案,被告人还用拿起诉费吗?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哪些特点?
破产公司员工该怎么办,员工有什么特征?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