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与立案标准是什么?
偷税罪,现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表述为逃税罪。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逃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与立案标准。
### 犯罪构成要件
#### 主体要件
逃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简单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有向国家交税的义务,就可能成为逃税罪的主体。例如,个体工商户、各类企业等,都在这个范围内。
#### 主观要件
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逃避缴纳应纳税款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也就是说,是故意不想交税,而不是因为疏忽或者不懂规定导致没交税。比如,商家明明知道自己的收入需要纳税,却通过做假账等方式故意隐瞒收入,这就是主观故意逃税。
#### 客体要件
逃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是国家进行各项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基础。逃税行为破坏了这种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
####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常见的手段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例如,企业虚增成本、少记收入来减少应纳税额。
### 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这意味着,如果逃税数额达到五万且占应纳税额比例达到10%,又不配合税务机关处理,就会被立案。
- 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这种情况体现了对屡教不改的逃税行为的严厉打击。
-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扣缴义务人有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如果他们也采取不正当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达到五万就会被立案。
了解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和立案标准,有助于个人和企业自觉遵守税收法规,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如果在纳税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法律人士。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必须要分居两年才能起诉离婚吗?
个人网赌盈利36万会被判多久?
老婆网赌输了离婚会怎么判?
判了拘役之后还可以保释 吗
艺人提前解约违约金多少是合法的?
为什么要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为准绳?
动车在距离交叉路口多少米以内不准停车?
交通补助具体指什么?
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是怎样的?
交了农保再交社保,农保的钱能退吗?
经济纠纷案件结案后没钱还最后怎么办?
《民法典》关于婚姻财产有哪些规定?
醉驾被抓了会怎么处理?
合伙诈骗是否犯法,会怎么判?
诈骗六万的案子会怎么判?
给主播挂人气是否违法?
个人商标和公司商标的区别是什么?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与保险合同条款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如何解决?
起诉离婚后是否还能回家?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