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运费的贸易方式有哪些?


在国际贸易中,含运费的贸易方式是指在商品价格中包含了货物运输费用的交易模式。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含运费的贸易方式: 首先是成本加运费(CFR),它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抵达目的港的正常运费。根据《202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FR术语下,卖方负责办理租船订舱并支付到目的港的运费,但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风险就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其次是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IF),CIF和CFR的主要区别在于,CIF术语下卖方还需要为货物在运输途中的灭失或损坏风险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同样依据《202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卖方除了承担CFR术语下的义务外,还需按照合同规定办理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在这种贸易方式下,买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但由于卖方购买了保险,在货物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时,买方可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 还有运费付至(CPT),是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之后的风险就转移给了买方。《202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CPT术语也有明确规定,这种贸易方式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最后是运费、保险费付至(CIP),CIP与CPT的区别在于,CIP术语下卖方还需要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卖方在将货物交给指定承运人后,除了承担运费外,还要承担办理保险的责任。和CIF类似,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风险转移给买方,但因卖方已投保,买方在货物出险时可向保险公司索赔。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不同的含运费贸易方式在责任划分、风险转移和费用承担等方面存在差异,贸易双方应根据货物特点、运输方式和自身需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





